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

隨身小文字彙集----空洞的濃度

對於現代住宅的批評中,有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是: 現在住宅的配置方式破壞了舊社區的人際關係。放在台灣的脈絡來看,許多都市更新案前的社區關係良好,人與人互動頻繁,是因為街道做為一個公共場域的社會功能非常齊全。而現代主義建築將人的棲息立體化後,公共的場域隨著互動減少而消失。

室內的面積成為一個考量的關鍵。台灣經歷房地產大戰後,容積率的實施前後出現了許多空屋;這個現象將住宅空間化分為兩個不同的時期與型態。前期的住宅內容大概是30坪左右容納一個核心家庭的狀態;三房兩廳的住宅,一個房間給夫妻使用,年幼的孩子共用一間房間,另一間空房做為書房或客房使用。

所謂的客房,其實是儲藏室的空間挪用。三房兩廳配核心家庭的使用方式並不如上述的如此固定,其原因在於空間規畫的執行程度;多數家庭的配置計畫中,對於雜物的放置是放任的;小孩房間的衣櫥放了媽媽大量的衣服,冬天的書房放了夏天才用得上的電風扇和吸塵器。於是空間是複合機能的;同一房間中做著各種不同的事情,而人們因為這種配置的關係有所交集;空間不是個密閉的房間,因為需求重疊造成每個人的領域交疊;孩子在自己的房間做功課,媽媽突然走進來拿個放在他房間的東西、爺爺奶奶的房間中放著家裡多買一台的冰箱。這樣的事情是70~80年代家庭常見的現象。

但是在80~90年代的房地產炒作潮後,這樣的現象有所改變。在實施容積率之前搶建的集合住宅在各地製造空屋,中產階級家庭擁有兩至三戶住宅的現象相較普遍。於是人口被分散了;原有的核心家庭隨著成員年齡增加,每個人也更需要自己專屬的領域與空間,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空間。

無論這個空間的大小,獨立房間內機能都更加完備;隨著每個人能被分到的空間越來越大,自己房間能置入的機能越加完整;獨立的書桌、電腦設備、書櫃、衣櫃等,成為每個房間的基本配備。以往共用與複合使用的狀況漸漸消失,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共用領域不再重疊。我叫他 "空洞的濃度" 。

"空洞的濃度" 說明一種現象;因為共同使用的空間與器具漸漸變少,家人與家人的互動也減少了。原本空間中提供共同使用的機能消失,個人領域的範圍增加了,於是更難以有領域上的交集。於是每個人在自己的房間中,享受著完整的空間機能,並且互相不會干涉。

濃度說明一種物質的存在狀態。當"空洞" 被用濃度的概念檢視,將發現空間增加,但人口維持在相同數量時,面積沖淡了使用的密度,同時也沖淡了"使用" 背後暗藏的空間活動---接觸後所造成的親密感。於是,親密感的濃度在空間中相對的考察對象是現代建築製造的疏離感。

理性的機能分區做為空間的規畫方式,成為空間中表徵秩序的美學價值,卻扼殺了人性所需要 (所自然形成的) 溝通方式。然而一味回歸混雜的、無計畫的空間規劃是一種鄉愿的思維。 (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